接下来的一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北京,聚焦中关村。随着初夏气温攀升,一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的科技盛宴也在徐徐展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北京时间”。
17位诺奖级嘉宾,120位顶尖专家,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代表……瞄准当今世界发展的难点、热点和科技创新前沿,年度主题聚焦于“开放合作·共享未来”的2023中关村论坛汇聚全球精英,在脑力激荡间增进交流共识,共襄创新与发展盛举。
“激动人心!”论坛开幕前夕,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雅克·苏凯在谈起北京这座城市的科研与技术转化时,用了这样一个词组。“北京的科研环境让我回忆起曾居住多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人们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打开一扇扇创新的大门。在北京,我有同样的感受。”他说。
(相关资料图)
在科学家这一重身份之外,雅克的科技成果已经在全球落地生根——飞利浦(ATL)、索诺声、声科等全球公认的超声一流品牌均由他参与创立。几年前,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讲授过课程的雅克也正式成为北京科技创业生态中的一员,担任逸超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研发负责人。
作为目前国内引入的最高技术级别企业外籍创始人,今年,他带着与中国团队共同研发的“E超”参与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板块。这款“E超”的帧频可以达到每秒2万帧,是传统超声的200倍,有助于提高肿瘤鉴别诊断准确率。
在中关村论坛,雅克·苏凯这样的国际面孔占比越来越高。以今年论坛的演讲嘉宾为例,外籍嘉宾占比超40%。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量子计算、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中关村论坛这场国家级平台的科技秀场,元宇宙、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细胞与基因治疗、智能机器人等众多领域的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成果都将集体亮相。
随着电子计算机赖以提升算力的摩尔定律逐渐走到尽头,人们对新一代计算工具无比渴求,量子计算机正是备受关注的新一代计算工具的代表。“在实验室里制备单个或少量的量子比特对量子物理学家来说已经不再是难题,如何制备出成百上千的量子比特并使其在系统中稳定运行,成为量子计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最大挑战。”玻色量子首席技术官魏海说。
一周前,玻色量子在京发布国内首台相干光量子计算机。随着论坛开幕,这项率先迈出量子计算产业化步伐的前沿成果也将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亮相。科博会上,西门子、默沙东等120余家外资企业和机构,中国商飞、中国建材等70余家央企,小米、京东方等30余家科技领军企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余家高校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天津、安徽、湖南、广东等30个省区市参展。
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今年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板块的“回头客”。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将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极大降低数百万心血管病患者的医疗成本。作为往届参会企业,今年该公司又将带着多项新技术产品前来参会,目前其大口径人工血管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内,这项由国内10多家顶级医院参与完成200多例临床研究的产品就能实现上市。在公司合伙人施国敏看来,中关村论坛对他们意味着“机会,和更多的机会”。
除了寻觅商机,科技、产业界精英相聚于此,也在探求更大维度上的新机遇。
“科学是我们面对一切变化的底气。”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在过去4年中曾经3次参与过中关村论坛。他感慨,科学家有责任、有义务去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用科学创新为人类创造福祉,而这也是中关村论坛发起的初衷。
全球大流行病的应对、数据安全与治理、人工智能大模型、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面对全球发展的重大挑战与机遇,全球各领域的“最强大脑”齐聚北京,他们或许将在这一场盛会中,找到答案。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