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新闻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
女子高铁劝阻小孩踢椅背,反被家长扇耳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事一直没说,是因为它的剧情发展比成文更快。
从全网一边倒地谩骂,到随着当事人二次表态,各方下场发声,进一步案情的披露:后续的所谓 " 打脸 "、" 恶人先告状 "、" 阴谋论 "、" 自作自受 " 的声音,又引发出另一波热潮。
有人坚持原结论,有人大呼 " 反转 ",吵得十分激烈。
都说让子弹飞,事已至此,可以开始聊聊这事儿了。
从全网叫好到质疑出现,到底发生了什么?
整件事源自于一次 " 常见 " 纠纷:
某女孩视频文案表示,自己乘坐高铁,被后排的熊孩子撞击椅背。她回头提醒一次后小孩未有改善,她不堪其扰,忍不住再次回过头来劝阻小孩:
" 不要撞椅背了,要礼貌一点哦,家长也不管一下。"
谁料,熊孩子在叨扰别人时熟视无睹的熊孩子父母,却在这时开始跳脚,辩解称自己孩子小,女生作为成年人不该这么说他。
女生还嘴,与此同时,坐在旁边的孩子父亲也开始大声辱骂攻击女孩。
即便列车员介入调解后,仍拦不住事态进一步失控:
口头争执不断,熊孩子母亲试图打掉女生拍摄的手机,并勒令女孩要向自己孩子道歉。并在愈演愈烈的争吵中打了女孩一巴掌,女孩气不过当即还手扇了回去……双方闹作一团。
图源:女孩自述文案眼看从吵架发展为打架,车上某个热心东北大哥看不过眼,站出来仗义执言,维护 1v3 中落单被攻击的女孩。
一通发言后,在高铁内和网络上赢得一片欢呼喝彩。
在起初那会儿," 就该有个狠人整治一下熊家长了 " 是网友们的共识。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产生语言争执和肢体纠纷的双方,到站后去了派出所,因为女孩被扇耳光后还击,有关部门以 "属于互殴,双方都有过错" 的理由,花了整整 7 个小时劝诫女孩与对方和解,否则两败俱伤,都要留下行政记录。
但女孩坚决不和解,表示家长是过错方,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最后,熊孩子父母因先动手担主责,被处以行政罚款 500 元,而那个被掌掴后还击的女孩,仍然要因 " 参与互殴 " 承受行政罚款 200 元。
这个 " 各打五十大板 " 的结果曝光后,再次引发了第二波热议,网友们替为了捍卫自己而反击的女孩喊冤:
" 女孩是正当防卫,不应该受到处罚。"
" 被熊孩子吵,被熊孩子父母打骂,还手要罚 200?"
" 挨打不能还手,不然就是互殴,就得被罚款,这不就是和稀泥吗?太离谱!"
因为事件过于典型,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罗翔 教授于 9 日发布视频评论,强调——
正当防卫与互殴最核心的区别是:前者是 " 正对不正 ",而后者是 " 不正对不正 "。
" 此案起因是小孩不合宜地踢椅背,家长方属过错方。在孩子被指责后辱骂他人而且动手打人,手段明显过激……而最终被掌掴的女子还手视作互殴,这种各打 50 大板的处理方式,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然而到这一步,事情还没结束。
一地鸡毛背后,
别忘了什么才是重点。
毫无疑问,任何事件不能仅从单个视角和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去做评判。
根据在场乘客爆出多个视角拍摄的事发现场视频,以及有关部门 10 日发布的情况通告看,女子自述的内容隐去了以下情况:
提醒小孩别踢椅背,却遭到对方家长反驳后,她气在头上,虽有理但嘴上不饶人,骂过多次 " 傻 X",气得孩子母亲跳脚,认定人身攻击,勒令她向自己孩子道歉。
而女子在情绪失控下出言不逊,朝孩子大声吼叫把小孩吼哭,为找回面子在话术上有煽风点火成分,激发对方家长的暴怒,才动手掌掴女孩。
而在第一次被掌掴,当场还击后的 7 秒内,女孩二次动手,扇了孩子家长耳光……被掌掴的女孩不是百分百完美受害者。
她在事发时的当场还击,事发后的拒绝和解,都足以说明她个性极强,不是个任人鱼肉,随便欺负的 " 善茬 "。
可以这么说:熊孩子父母遇到了狠角色。
也因为这些一笔带过的内容被挖出,大众观感两极分化,甚至各种流言和阴谋论发酵。
有人说她朝孩子吼叫,嘴巴这么臭挨打也活该;
有人因为女子拿手机怼脸拍摄小孩,侵犯了孩子肖像权,觉得作为家长忍不了也正常;
有人质疑她和东北大哥是老相识,为了博流量故意碰瓷带娃的家长,挑衅对方闹这么一出;
还有网友倒打一耙,要求介入调查女子,把熊孩子一家大小撇得干干净净。
甚至有人据此通告认定罗翔教授 " 被打脸 "。
对此,蝉主并不认同。
罗翔教授在 5 月 9 日中午 12 点根据网络流传的(有限)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
而有关部门是 5 月 10 日才发布的详细通报,披露(完整)过程。用今天的认知来推翻昨天的看法,并不算什么 " 塌房 "。
在比对过多个视频 + 捋清时间戳后,蝉主来客观谈谈以上 " 疑点 "。首先,女生没有好脾气地忍耐孩子家长的诘问,而是由始至终地骂回去,显得素质不太高,这是事实。
但如果被滋扰并挨骂了,还要克制情绪,是不是要求也太苛刻些?
其次,关于女子拿手机怼脸拍孩子这事,从监控录像到警方通报都可以看出,是孩子另一个粉衣亲属先拿手机怼脸拍女生,女生然后才掏出手机。
最后,高铁位置是按座位号入座的,且女子先被拍,然后开始录像,结合也能得出:和东北大哥联手碰瓷带娃父母,是多荒谬的阴谋论。如果有得选,谁想要挑(且能精准挑到)熊孩子正前方的位置?
女孩方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在——
1,她情绪失控,对小孩大吼大叫了;
2,她在被掌掴后当场反击,7 秒后再次击打对方。
(女孩自述文案,复习一遍)其一,嘴毒确实容易激发矛盾,但就能 " 抹平 " 对方先动手抢手机,又动手掌掴的过错?
其二,从严格的司法限制上看,正当防卫的标准之一在于制止不法侵害行为,而在制止之后的二次攻击,已经越过了正当防卫的范畴,所以相关部门根据法条做出的判决是合法的。
但挨打之后,7 秒钟前的反击是正当自卫,7 秒后的反击就变成了故意伤害,这个度要如何拿捏?
这场纷争的确是由熊孩子点燃,矛盾主要是熊孩子父母骂人打人激发。即便被掌掴的女子还手过当,言语上有过激,但真的担得起 "互相殴打" 的责任吗?
单一案例能引发群情愤涌,说明了背后有广泛的群体情绪发酵多时。
此事之所以令网友如此关注愤慨,也正因为搞不懂——
为什么非得当个逆来顺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 " 善茬 ",才能得到保护?
撇开这个事件不谈,自己以后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应当反击自保,还是忍气吞声?
坐着挨打之后迟到的(合法)惩罚,还算是合情合理能服众的惩罚吗?
法律不外乎天理人情,法条的 " 稳定 " 特性也自带 " 滞后性 ",需要根据后续的现实案例进行修整和补充。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绝对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 " 二元论 " 可以粗暴定夺。而其中站在当事人不同立场看似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的灰色部分,需要各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讨论,甚至是提出质疑。
然后从诸多结论中,寻求能够满足符合主流朴素价值观的解决方案,让大多数人心服口服。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
任何好的条例和道德都应当经得起这种考验。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